过去是本土化留学 现在是中国教育走出去
2012-12-25 杭州日报
那年高考,我的一位同学最后选择去了考工商大学的中外合作班,于是我对合作办学的印象就更深刻了,似乎这样的学校和班对高考分要求并不是太高。说得不客气点,有高考候补的嫌疑。后来我想,这可能就是中外合作办学没有成为升学主流的原因。
早七八年,自费出国留学并不那么盛行,从谨慎的角度出发,人们也更喜欢留在国内升到各种大学和学院。于是,中外合作办学多数也喜欢“傍着”一个国内高校。既没有国内高校那样的严格准入标准,又不似出国留学的复杂,中外合作办学的身份多年处于尴尬的位置。人们也不太清楚,怎么为它们定性。
比方说,中外合作办学的主导是谁,是国内高校还是海外院校?人们也不知道这种办学的机制是不是固定的,是两年国内两年国外,还是都在国内完成学业来换取一张海外院校的毕业证书?这样的毕业证书含金量又有多少?
据说,有几年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高涨,比三本民办院校的学费还要高出许多,家长又在心里打鼓,这样高代价的培养是不是真的必要。更关键的是,谁来监督它的办学质量,谁来为它的含金量做一个起码的证明。似乎都没有。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中外合作班都存在这个问题,或者可以这么说,中外合作班的概念被一些不正规的机构拖累了。我记得去年美国休斯敦的一所大学华裔教授来杭寻找合作高校,他找到了浙江大学,却被婉言谢绝。他告诉我,浙大对海外合作方的审核以及要求非常高,而几乎所有的211工程院校都养成了这种习惯,有一点是好的,这些院校定下的合作办学一定是可以让学生获取学术价值的。
这些年来,随着自费出国留学的盛行,合作办学也在发生悄然地变化,不合格的已经随着留学大潮被洗清,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顶尖的合作办学像是身处在高校这个深闺中,对学生的准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一个导向值得注意,那就是同样曾遭遇尴尬的留学预科将慢慢转向中外合作办学,我觉得这是预科的归宿之一。
理由有很多,比如预科学院的海外支持要比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班多得多,预科作为一个学校的雏形,要比合作办学更具体系。但能不能被家长和学生接受,会吸引哪一层次的学生,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总结。
最近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生建学在一次中外合作办学专题研讨班上表示,今后中外合作办学会朝着“境外办学”的模式发展。“境外办学”模式,就是受国外院校邀请,中国高校前往该院校所在国设立机构或合作项目。苏州-老挝大学已开创中国高校境外办学的先例。
截至2012年10月,中国经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1765个,其中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2个(含8个独立法人设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32个。
生建学说,“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普遍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所以,今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程监管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评估将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重点。
每周一谈
练好英语基本功才是“正道”
杭州高校教师 秾绂(笔名)
学生出国深造,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经济能力和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主要看学生原有的基础和英语水平。
英语不仅要用来“对付”雅思、托福考试和面签,扮演“敲门砖”的角色,而在留学生涯中,始终是个“重要角色”:入学后的摸底考试、上课听讲、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小组活动、测验考试、读书报告、日常社交…都离不开一口正确、清晰的英语。
雅思、托福成绩对申请入学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但由于考试内容覆盖面广、题量大、涉及词汇多,而考试时间却很短,所以考好雅思、托福并非易事。学生想要短时间实现分数的“飞跃”,不少人误以为只能靠“考试技巧”,殊不知这是禁用的“吗啡”,用它来止痛,后果是可以想见的。
雅思、托福考试的“听”和“读”是客观测试题,采用“选择法”,这给考生提供了“撞大运”的机会,让学生存有侥幸心理;但“说”和“写”是主观测试题,这虽然不能“猜”,无法“蒙”,但考前有人帮你“押题”,写好“洋八股”式的范文,让你背诵。用这些“技巧”造就的“高分生”,一碰到需用真枪实弹才能“突围”的入学后的摸底考试,容易“原形毕露”。最后只得老老实实地再读几个月的英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攻读专业课程。
好的老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要教会学生做学问的方法,懂得如何观察、分析、归纳并整理各种语言现象,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好还能在此过程中学会“悟”,因为有些知识是可以无师自通,靠自己“悟”出来的。
我想,对于志存高远、决心出国深造的朋友来说,踏踏实实地打好英语基本功,切切实实地掌握语法、词汇,再练一口至少还过得去的语音、语调,让别人听得懂你,才能避免影响正常交际。
只有基础夯实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随他考雅思、托福、PTE,GRE,还是GMAT……,都不用太过担心,并能顺利就读随之而来的课程,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