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建君,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
时隔10个月后再次来到宁波,出席中外合作大学联盟第二届理事会有一种不同的感受,也感觉到宁波的变化,这个变化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近两年来,习主席出访30多个国家,仅去年就会见了120多位外宾,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开放是多么重视。今后的发展道路仍是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是开放的一部分,今后也要加大力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都成为现实。
去年12月,中国举办了第一届留学工作会议,会议包括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两个主题。习主席和李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延东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今天向大家简单汇报会议的情况。
解决五大人才问题
第一是优秀创新人才。众所周之,中国还存在坠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危险。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有40多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而只有十几个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20多个国家陷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至今仍未走出。中国能否尽快走出这样的陷阱,迈向繁荣、富强、民主、和谐的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主要是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能力,关键是依靠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质量。所以今后我们要大批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在世界边缘领域、交叉领域及国家经济建设急需领域的人才。
第二是非通用语种即小语种人才。中国现有64个语种,作为一个大国,这个数字不算多。美国的小语种有300多个,在大学授课的小语种就有200多个,俄罗斯的非通用语种有100多个。作为一个大国缺乏小语种人才,跟世界的沟通就会遇到麻烦。去年6月李总理访问希腊时就曾遇到类似问题,希腊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我们居然没有希腊语的高级翻译,只能依靠英文人才来进行交流磋商。记得独联体成立之时,很多人跟中央领导人提过,他们已经脱离苏联,成为独立的国家,国家主权独立的象征就是语言独立。但迄今为止我们与加盟独联体10个国家的交流仍在用俄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第三是国际组织人才。中国在联合国、UNESCO等国际组织的会费已达4%、5%,甚至更高。按照国际组织规定,交费越多派往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就越多。我们在UNESCO的会费可以派遣二十几位工作人员,但现在只能派出一半,主要是语言问题。我们现在有6600万大学生,其中符合标准的人才却是寥寥无几。前几年世界银行副行长让我们推选一个,全国筛选都筛选不出来。不进入国际组织,就无法掌握世界游戏规则,就无法发挥世界影响力,也就很难和世界各国协同为实现世界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是国别区域人才。我们对大国的研究是可以的,像美国、英国。但对中小国家的国别研究还很不够,智库方面的差距更大。每次国家领导人出访都感到身边的高参太少,真正高质量的实用型报告、解决问题的报告、以问题为导向的报告太少,学术性的东西太多,听起来很有道理,似是而非,不好操作。
第五是优秀来华人员。今年来华数量达37万,关键是能否培养领袖式人物。美国建国以来培养的总统人物有200多位,现任的有20多位,英国培养的总统人物300多位,而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领袖式人物屈指可数。
留学安全与发挥回国留学人员的作用
我国在外留学生有180万,去年一年出去43万,回来35万,已进入高流出高回流的阶段,这是可喜的。现在意外突发事件多、人多,留学生的平安留学和成功留学成为关注的焦点,应做好行前培训和在外期间的服务与管理,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回国服务。
我们有很多新举措,除了长江学者计划、千人计划等品牌项目外还有许多其他项目。每年30多万回国留学人员是一个人才资源库,如何发挥作用和效益,让他们学成后报效祖国,为双边合作互利多作贡献,有很多课题可以做。
中外人文交流机制
我们跟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几个大国开展了人文交流磋商机制,还准备跟一些主要的地区和国家开展此类活动。人文交流为双方带来的利益如下:
一是促进了年轻人的相互了解。以中美为例,两个大国经常往来,但却依然缺乏了解。美国盖洛普一份调查显示,2011年度美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只有33%,2014年达到72%,这说明人文交流机制增进了美国青年对中国的了解。无论他们学不学汉语,到中国来走一走、看一看,也会了解真实的中国,总比从美国媒体上了解中国要真实得多。
二是带动了大项目的启动。四年前美国开展了“十万强项目”,派遣十万名大学生到中国留学,中国每年派1万名公派博士生赴美留学,邀请1万名汉语老师到中国培训。美国独立大学能在中国落户也是中美人文磋商机制的成果,否则上海纽约大学还是空中楼阁。今天中外合作办学联盟的成立也与大环境息息相关。
三是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浙江有家企业到肯尼亚开发种萝卜项目,投资少、萝卜质量高、营养丰富,晒成萝卜干后返销浙江。此项目深受肯尼亚老百姓欢迎并参与其中。参与项目就要学汉语,我们为此开设汉语课堂,经贸和人文并轨,双轮推进,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又给两国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单轮前进缺了一条腿,人文与商贸合力才能持续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成就斐然
中国的境外办学能力不足是我们的短板,应向西方学习。我们是一个教育大国,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到那边去办学,邀请的国家不少,如约旦、肯桑尼亚、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不是没有经费,而是能力不足,也没有人才。到国外办学涉及体制、人才等问题。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实用型人才,中国有很多地方值得他们借鉴,希望人才走出去,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中国现有合作办学项目2000多个,机构40多家,独立大学7所,在校生55万人,毕业生150万人。最近东北财经大学做了一个调查,覆盖13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几个数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一次就业率达到88%,第二次就业率高达100%,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宁诺毕业生进入世界前十名的大学占10%,进入前50名的就更多。
中外合作办学十几年走下来,成就有目共睹。第一是提供人才支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培养了150万学生,而且都是国家急需的人才,这仅靠公立学校培养是办不到的或难以支撑的。中外合作办学填补了这一空白,为祖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急需人才,成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生力军。
第二是培养了一批师资队伍。这些师资不仅能上专业课,而且能用外语授课,有国际性的眼光。如果没有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和机构,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光靠学生出去留学远远不够,让学生在这里边实践边学习,有时比留学更重要,效果更好。第三是达到了不出国留学的目的。这主要从经费上来讲,学生缴纳出国留学25%的经费可以享受同等的国外教育资源课程,这实属不易。我朋友的孩子在美国留学,一年费用为6万美元,现在宁诺的学生只交8万、10万人民币,两个数字相比可想而知。
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要加大开放力度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办学的质量和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优秀人才。有几个问题供大家探讨。
第一是如何留住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国外专家和老师,让他们在这里长期工作,扎根落户。我们与阿联酋、卡塔尔的合作办学有什么区别?阿联酋投入很多钱,开设不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吸引不少欧美人。但是西方国家到阿联酋办学更多是从经济利益考虑,去的多扎根的少。这样的模式可能会培养一批能够马上就业的人才,很难形成民族品牌和特色,不是中国需要的人才培养和创新模式。中国需要借鉴西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品牌。
第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用型人才,一类是优秀创新人才。这两类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应该有所不同。我们高校在此迄今没有突破,人才培养模式、标准、规格依然是千校一面。中国发展到现阶段,应该出现一批真正的博雅学校,培养真正的通识人才。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培养大批应用型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否则对家长和学生就交待不过去。但也应该培养一定比例的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特别是本科阶段,让他们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不是过早学习专业课程。
去年宁诺的就业率达到100%,这不是一个目标,目标是毕业后能不能工作好、生活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与财富。正像毛主席说的,要做一个有文化的、有觉悟的、脱离低级趣味的、有利于人民的人。
我会认真拜读杨福家校长的《博雅教育》。美国博雅学校有240多所,而且历史悠久,有些学校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还早。为什么博雅学校起源于欧洲,却在美国生根开花,我想是两种文化的融合。文理学院为什么优秀?它的学生只占全美学生的3%左右,人数大约在40万,却培养出了19%的美国总统,20%的诺奖获得者,更多的部长、CEO。小小群体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许多办学理念和成功的经验值得探讨。今天若想把综合性公立学校办成文理性学院很难,因为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管理的灵活性。
第三是为什么7所独立中外合作大学有5所设在长江三角洲地区,2所在广州?长江三角洲的特点是海上文化,广州的特点是岭南文化,都是对外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基于它的经济发展、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海上文化中有个海上学派,起源于苏州昆山,他们在传统画派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画家的技术特点,变成了中西合璧的画法,形成了独特的海上画派。所以海上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性强,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第二个特点是创新,根植于本土的文化创新。今天7所独立大学无论是在岭南文化还是在海上文化背景下成立,总有一天会走出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肯定是以融会东西文化为特点的。
宁诺已走过10年历程,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只要我们看准一个方向,迈出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就会走向康庄大道,越走越远。希望到2034年,宁诺建校30周年的时候,你们会骄傲地说创出了自己的特色,甚至会优于母体,包括杜克大学,因为这是两种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混血儿,优于单种文化培养。
第四是中外合作办学应提出什么口号。我想明确提出三种转变,一是从规模走向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从模仿走向创新,画画是从模仿开始,具备技巧和功底就会破茧而出、形成特色,办学也是如此;三是从学生流动转向自身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这三个转变对联盟大学来说值得深思。
中外合作办学一路走来,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留学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中央正加大开放力度,构建一路一带,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长风破浪会有时,只要我们坚持努力,这一天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www.wmlp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