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0日 10:42:49 来源: 钱江晚报
我们有自己的办学模式
记者:西交利物浦是照搬英美,还是有自己的办学模式?
席酉民:虽然“西浦”是中英合办的,但我并不赞成原汁原味照搬英国的甚至美国的教育模式,所以一直在摸索一种新的模式。正因如此,我校学生拿到的毕业证书,上面写的是西交利物浦大学,而不是利物浦大学。
我认为,这个时代的大学面临许多挑战。例如知识经济对大学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网络信息通讯革命又彻底颠覆了很多大学的教学方式。
全球化使国际交流频繁,大学间越来越容易互相学习等等。因此无论历史多悠久的大学,无论是国外的还是中国的大学,都要重新思考。
哪怕是英美大学,他们的教育模式更贴近时代要求,他们有开放式的教学,创造性的自学,可是仍然需要改进。
中国的大学要改进,可以通过国际化实现,但要拒绝“肤浅的国际化”——单纯地复制和粘贴。
我认为更为长远和深广的国际化是:有美国教育模式的灵活,尽可能满足学生兴趣,例如转专业更自由;有英国教育的严格质量保证体系,不会因为一名老师的懈怠影响整体教学质量;还有中国传统教育的扎实基本功。我校的育人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从一般(就高考成绩而言)到非凡,成为世界公民,在国际舞台扮演角色。
明确定位
拒绝“淘金”和随波逐流
记者:洋大学的竞争在未来几年会越来越激烈,“西浦”如何应对?
席酉民:近年来,“西浦”一直是已经或者有意投身中外合作办学的各界人士考察的重要一站,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更关心如何申请,怎样运作,很少谈及办学目的、定位和可持续发展。从中不难感受到,对于学校,国外更多淘金者,国内多为随波逐流者。
从我们的办学实践看,要办好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大学,首先要明确定位。营利还是非营利?职业导向、教学型还是研究型?人文社科还是理工科立校、或是综合性大学?目前国际上中外合作办学大部分是以人文为主的营利性模式,而“西浦”是理工管起步、研究导向的非营利性定位,西安交大和英国利物浦大学承诺,不从这个学校拿走一分钱的利润。
第二治理结构要明晰,合作双方能投入什么?有无清晰的治理结构?“西浦”有独立法人地位和规范的治理结构,地方政府持续大力支持,合作母校价值判断一致,关系融洽,内部运行机制科学健全,为大学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需要明晰有无办学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这直接影响国际化高端人才聘任、办学性质和运行。
第四需要多元文化人才和强有力的领导及管理团队。
最后,办好一所大学,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持,仅希望通过学费收入实现收支平衡很难,除非只办低成本专业和低水平办学。
合作办学
还要去除体制和机制障碍
记者:办学这六年,您的最大困惑是什么?
席酉民:我困惑啥时能和本土大学平起平坐。中外合作办学还面临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
在法律和制度上,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界定和分类不够明确,一些定位研究导向、非营利独立法人机构的中外合作大学无法以事业单位法人资质登记注册,本应投入持续发展的盈余要缴纳所得税,对高端定位大学无异于釜底抽薪。
在政策上,政府对科教合作个人所得税免征协议不利于长期稳定办学。
例如,有些国家的外籍教授在华工作前三年可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对优秀学者学校希望其长期留校工作,但需补交前三年所免税款,使一些学校为降低成本,将外籍教师的工作合同控制在三年内,无法确保高质量师资团队的延续和稳定。
在地位上,中外合作大学在教育上的平等问题尚未引起重视。理论上讲,只要非营利,不管是中外合作办学还是民营大学,理应享受国家财政给予教育的补贴,享受国民待遇。
高中就分文理科
是应试教育的怪胎
记者:现在对中国教育质疑的声音较多,您希望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
席酉民:对基础教育,我希望取消高中生分文理科。因为这是应试教育的怪胎,让很多孩子为在高考时多拿几分,而放弃自己的兴趣,其结果是他们无法在大学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们希望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西浦”,选专业和转专业都有相当大的自由。两年前,我们学校首届毕业生方磊成为英国威廉王子的校友——进入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计算机专业深造,并拿到总额近百万人民币的奖学金,一时成为校园美谈。但你去看看方磊的履历,他高中时是文科生。他进入“西浦”后,发现自己对计算机专业更感兴趣,申请转专业,学校批准了。文科生成功转型理科生的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因此我认为文理分科真没必要。(记者 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