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6月11日] 稿源:[南方都市报]
《高考改革》之三
一条开阔的龙翔大道,将深圳信息学院和港中大(深圳)隔开。虽然两校建筑风格相近,人们仍能清晰区分两校的不同。但在全国数千所高校中,彼此相似的“四不像”大学为数众多。经过多年“摊大饼”式发展,内地高校“千校一面”的弊端日渐明显。而新一轮的高考制度、高校改革,无疑就是要捋清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让其各安其位、各有所长。业内人士指出,正在迅猛发展的深圳高等教育,应加强论证和规划,使各类型的教育齐头并进、特色鲜明。
背景:教育部推动大学转型发展
考察深圳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深圳大学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剖析对象。学校初创时定位高端,推行精英教育,但在大学扩招的浪潮中,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不断加码,最终变成一所坐拥数万学生的综合性大学。
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自有其优点,但多层次办学、肩负多项使命,客观上影响了深大进一步发展。城市的发展需要它走向高端,而市民的入学需求却希望它“降分录取”。多元需求下的“分裂”式发展成为深大的历史包袱。
从全国范围看,问题则在于数量庞大的本科大学,既培养不出顶尖的学术型人才,也培养不出适应社会的技能型人才,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本科生就业率不及大专生,这些都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
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教育部正在制定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将提出技能型高考和学术型高考两类高考模式。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将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变。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说,要通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来解决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问题。
规划:多所国内外名校将来深办学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的高等教育面临怎样的发展契机?作为深圳高等教育的“长子”,深大的发展思路是:分层次发展。按照校方规划,深大本部将争取整体进入“一本”招生,走学术型大学的路子,凸显对城市发展的高端引领作用;其他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予以剥离,依托深大师范学院相对独立办学,最终发展为深圳城市大学,主要满足本地市民子女入学需求。
深圳高等教育规模小,像深大这样背负历史包袱的大学不多。目前在高职教育层面,深圳有深职院、信息学院,本科层面有深大、南科大和港中大(深圳),三所学校的定位各不相同。深大是综合型大学,南科大是公办的研究型大学,而港中大(深圳)则是境内外合作举办大学。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是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深圳现有高校虽层次丰富,但规模较小,与城市发展不匹配。深圳高等教育奋起直追、扩大规模已成共识。
5月20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部第一副部长特列季亚克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关于北京理工大学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合作举办“中俄大学”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支持中国北京理工大学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在深圳合作举办“中俄大学”。此外,哈工大深研院获教育部批准筹办本科教育,未来校名将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定位为研究型大学,在一本线上招本科生,预计2016年开招本科生。深圳还将与哈工大、航天员中心共建深圳国际太空科技学院。
龙岗区甚至提出打造东部大学城的宏伟计划。除了港中大(深圳),众多国内外高等院校集中确定在龙岗设立校区,包括洽谈中的“中俄大学”,昆士兰大学与吉林大学合作办校也明确落户龙岗,还有华盛顿大学、墨尔本大学、哈工大等合作办学项目正在洽谈进驻龙岗。龙岗区委书记杨洪曾表示,已经落户或已签协议、洽谈入驻龙岗的高等院校近10所。
“全部走高端路线不现实”
从官方公布的规划以及港中大(深圳)等项目的具体推进看,深圳高等教育确实迎来快速发展良机。但目前的着力点,似乎更多在于定位高端的研究型大学、特色学院的建设。按照规划,2015年,深圳高校在校生达到15万人,2020年达到20万人。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到2015年计划达到5.5万人以上。技能型高考和学术型高考概念的提出,势必为高职教育带来发展契机。另一方面,三年后异地高考全面放开,更多的深圳学生要上“家门口的大学”,深圳准备好了吗?
南都记者采访多名高考生发现,成绩在二本或专科层面的学生,几乎一边倒倾向在省内乃至市内读大学。“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应该加强论证和规划,应该兼顾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和人口的发展,全部走高端路线也不现实。”深圳市人大代表、信息学院副校长刘颖表示。目前深圳仅有深职院、信息学院两所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在3万人左右。刘颖介绍:“我们现在的规模大约1.5万人,最多也只能扩大到2万人,很难再增加了。”
事实上,《深圳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到要“抢抓机遇,规划新建高职院校”。鼓励高职院校与境外同类院校和境内外企业联合办学,支持建设独立分校,多渠道筹建2-3所高职院校,其中1所为深圳理工技术学院,主要面向深圳中等职业学校独立招生,到2015年学院办学规模将达到0 .3万人以上。
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应该加强论证和规划,应该兼顾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和人口的发展,全部走高端路线也不现实。
——— 深圳信息学院副校长刘颖
观点
高校转高职
还得打破教育怪圈
有业内人士分析,教育部提出的高考改革思路,就是希望扭转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失衡的局面。但普通本科院校转为应用型大学、地方扩大高职教育规模、学生入读高职的意愿有多强,都是未知数。“说到底,还是观念问题、面子问题。”
以深职院、信息学院为例,两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地位显赫,但两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还是通过普通高考招生为主。“理想的状态是金字塔结构,深圳的中职规模应该大于高职,但现状却是倒金字塔结构。”深圳信息学院副校长刘颖说。
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个怪圈是,初中毕业生削尖头挤进普通高中,但在高考中又考取了高职院校。如果说高考制度改革是一个调节职教和普教失衡的杠杆,它撬动的不仅仅是一头的大学,还要撬动另一头的基础教育。刘颖对深圳正在探索的综合高中试点表示认可。他建议有更多的普通高中转型为综合高中。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人才的选拔上应有更大的自主权,不再像普通大学那样侧重语数英,而应更重视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技能,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进行相应改革。
南都记者 庄树雄
(责任编辑:365一年备用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