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态与人才培养”国际论坛关注人才培养
2013年11月11日 作者:刘晓保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大学生态视角下人才培养的审视——“大学生态与人才培养”国际论坛综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一轮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学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谋求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大学面对新形势做出适应和调整的关键所在。不久前,由上海电机学院主办的“大学生态与人才培养”国际论坛就这方面问题展开讨论。
新时期高等教育生态的合理诉求是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之源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院士在论坛上指出,在新的生态环境中高等教育要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确定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他认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特点是“多样性”,表现在人才不仅要满足社会不同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不同岗位的需求,还要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当前,高等教育的问题主要有:精英路线与大众化教育的矛盾,主要是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培养目标单一拔高;企业众多与实践条件欠缺的矛盾,主要是规制动力欠缺;教育与科研的矛盾,主要是评价标准失衡;学历与就业的矛盾,主要是总量与结构的问题;此外,高等教育的改革路线也不清晰。要解决这些矛盾,高等教育需要回归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宏观上,要改变观念,全面考虑学校的顶层设计,发挥学校的自主权和积极性,体现学校的特色;在微观上,要顺应社会变化,注重教育内容选择及教学方式创新。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教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生态位”问题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对于这一问题,教育部原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杨金土教授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地方院校和新建院校,他们在高教生态中处于弱势地位,主要是资源弱势和生源弱势。从教育综合改革的角度,杨教授提出,要改变应用型本科教育“生态位”低下的状况,必须使我国的教育制度整体回归教育本质,做出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对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综合的改革和建设。
大学生态的创建是贯穿人才培养改革的全局性事业
人才培养作为大学最根本、最基本的职能和任务,因此,大学生态的创建必须贯穿和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原机械工业部教育司副司长郝广发认为,大学的生态建设因社会制度、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新时期的现代大学应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创造生产和传承知识的源泉、为社会服务的强有力的机构。这样的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环境,包括一流的师资、设备、校舍和先进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教育方式、评价方法,最核心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质量。
创建良好大学生态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人才培养,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厦门大学史秋衡教授提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大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尊重大学生成长规律是大学生态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态并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湖南理工学院校长余三定教授认为,在目前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下,受行政化管理模式驱使,高校注意力被吸引到对政府部门意志的响应上;教师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争项目、发论文上。在这样的教育生态背景下,高校在教学模式上缺乏探索与创新的内生动力,教师教学投入不足,自然难以产生教学创新的强烈冲动。
资源、空间、规模——从“生态位”视角解读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
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如何定位此类大学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如何正视其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也是与会代表十分关注的问题。上海电机学院校长夏建国教授认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提法在教育管理部门获得认可与提倡,不是偶然的或随意的,而是教育管理部门已经注意到了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特定价值和社会需求,这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科技创新战略息息相关。
境外的高等技术教育已经形成独立的培养体系,以应用技术创新著称的德国现有应用科技大学247所,设有本科和硕士学位,部分学校还可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注册在校生703万人,约占德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今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并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目的在于推动高等教育分类改革,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夏建国教授认为,应用技术大学可以作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未来转型的理想模型,用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夏建国教授认为,应用技术大学要通过创新活动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竞争对手分别占有不同的生态位,保持自己独有的领域,这样才能长期赢得市场、占据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一所应用技术大学要做到市场细分,在资源、空间、规模等方面给自己定位,提供其他高校不能提供的服务。(刘晓保 作者系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
《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11日第6版
(责任编辑:365一年备用网址)